Hot Topics 娛樂追蹤
Natto 日本國民美食納豆 又黏又臭 但你為何應吃?
2023-03-06 (星期一)

2023-03-06 (星期一)
納豆,日本最具代表性及爭議性的傳統食物之一。有人愛它獨特的口感和極高的營養價值;有人討厭它黏稠潺滑的質感和古怪的臭味,就連動畫《櫻桃小丸子》的主角小丸子也被它嚇怕。那這種被外國人甚至日本人認為「恐怖」的食材,何以能成為日本國民的超級食品?
The Japanese have long hailed natto as a superfood – but its ammonia-like smell and mucus-like consistency make the fermented soybean dish a turnoff for many. Yet, you should still give it a try. Why?
![]() ![]() 納豆是由黃豆發酵而成,早期的納豆,是把蒸煮後的黃豆以稻草包裹着發酵,現在大部分納豆則是以納豆菌大規模發酵製成。在日本的藥妝店,還經常看到的「納豆素」及「納豆激酶」等輔助食品,是日本女生常用的美容配方。 |
關於納豆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普遍認為日本人食用納豆已超過一千年。這種味道極具爭議性的食物能夠歷久不衰,關鍵在於它豐富的營養價值。納豆含優質的大豆蛋白質、鈣質、不飽和脂肪酸、大豆異黃酮、納豆激酶及多種維生素,發酵後的納豆會產生比原來的大豆更多的維生素,一直被奉為養生保健品,是日本人的長壽功臣之一。
![]() ![]() 米飯加納豆,再配上一碗味噌湯和一只生雞蛋,是日本人的國民早餐。(Photo from Wikipedia) | ![]() | ![]() ![]() 在美加也可以買到納豆,獨立包裝而且價錢大眾化,大約 $4 三小盒,還附淡醬油和芥末。 |
有益健康 長壽功臣
鮮納豆中納豆菌的含量,每克可達 10 億個,納豆菌有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紓緩便秘、腸胃炎和腹瀉等問題。另外納豆發酵後所產生的黏性物質會覆蓋在胃腸道黏膜表面,能有效保護腸胃。
此外,納豆中的豆激酶有助溶解血栓,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其豐富的鈣質亦有助強健骨骼,減低患上骨質疏鬆症的機會;至於當中的大豆異黃酮,屬天然雌激素,有助女性調理更年期的不適。不過,納豆純屬保健品,並非治療藥物,而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痛風患者、嚴重胃病及腎病患者、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都要小心食用。
![]() ![]() 包含鮪魚、納豆、秋葵、蛋黃、海藻、山藥泥的「炸彈丼飯」,有點像夏威夷的雜錦蓋飯 POKE。 | ![]() | ![]() ![]() 「山藥納豆丼」是日本新年期間必吃的一道料理,山藥具有整腸效果,結合納豆,不但功效加倍,味道也更豐富。 | ![]() | ![]() ![]() 除了經常和米飯「拍檔」,將納豆製成醬汁配意大利麵也很 OK。(Photos from 納豆大好製作所 Facebook) |
哪種吃法最健康好吃
最常見的納豆吃法就是拌飯吃,不過如果大家受不了納豆的「臭味」,但又想吃它來保健養生,可加入葱花、柴魚片、辣白菜、生雞蛋、海苔、青紫蘇或梅乾等配料,甚至加入豆瓣醬做納豆炒飯,調製出自己喜歡的口味之餘,還能緩和納豆的怪味。其中葱花生雞蛋配納豆,是最普遍的吃法。但留意很多發酵豆製品的營養價值,是在沒有加入更多調味料的情況下計算的,如果在烹調或進食時加入了大量的配料和調味料,那營養價值就會有偏差。
如要加強納豆的養生功效,可以加上辣白菜和橄欖油。辣白菜(kimchi)中的植物性乳酸菌容易被納豆吸收,橄欖油中的油酸則可促進腸胃蠕動,三劍合璧,對腸胃有莫大裨益。另外近年亦有人將果汁醋混合納豆食用,說可以提升味道和營養的吸收。
如果你是用包括納豆在內的很多大豆製品來代替紅肉的攝入,也會是一種健康的選擇,其實對食素一族來說,發酵豆製品會增加維生素 K 和 B12,對預防營養不良也有幫助。
不過要注意,納豆不宜以熱飯拌,因為納豆激酶遇熱,成分會被破壞,最好拌暖飯吃。
![]() ![]() 美食家普遍認為,納豆在攪拌前加入調味料,會使納豆變得稀溜溜,且由於整體水分的增加,想要攪拌出「拔絲」的效果也會更費力,進而影響納豆的風味,所以攪拌後才加調味料是最佳方案。 | ![]() | ![]() ![]() 醋納豆含有大量對骨骼有益的成分,例如鈣、蛋白質、維生素 K、大豆異黃酮,而醋還能促進鈣質的吸收,加成效果非常強。只要在一盒納豆裡加上一小匙醋,就能提高營養的吸收率。(Photos from 納豆大好製作所 Facebook) |
日本互聯網服務商 Nifty 在 2017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只有約 62% 的日本人真正喜歡納豆,有 13% 的人非常不喜歡這種味道。無論如何,由於健康益處,許多人還是選擇「忍臭負重」進食它。
-
2023-03-31Snack machine 時限零食盒 30 秒後自動上鎖 防止暴飲暴食的最佳利器
2023-03-30Seaweed newspaper 史上最營養新聞 「昆布報紙」竟能拿來煮湯
2023-03-29Cough 為甚麼甜食易生痰?中醫推介止咳保健湯水
2023-03-29《一齊開餐》3/29 食譜 - 椰子雞煲
2023-03-28 Train runs on ramen oil 日本小火車 用拉麵湯頭當燃料 邊走邊聞美食氣味
2023-03-28Cutting board 單用熱水沖洗砧板就想消毒 大錯特錯!
2023-03-27Wood ear fungus 黑、白木耳營養有甚麼分別?
2023-03-27SQ27 暨聲光 30 音樂會 網上報名展開
2023-03-24 Cat whiskers「貓星人鬍鬚不能剪又碰不得」的真相
2023-03-24Earth Hour 2023 地球一小時
2023-03-23Movie 加拿大中文電台 送 郭富城 梁朝偉《風再起時》電影入場券
2023-03-22Tofu 百頁豆腐?木棉豆腐?豆腐知多少
2023-03-22《一齊開餐》3/22 食譜 - 鹹薄罉
2023-03-21Music 全球首播 - 任賢齊《我出去一下》
2023-03-20iPhone 全新未開封第一代 iPhone 拍賣 成交價比一輛電動車還要貴
2023-03-17低調大節 St. Patrick’s Day 聖派翠克節
-
2023-03-16Mask 口罩令解除 但怕除罩見人 韓國最新網絡用語 Magikkun
2023-03-15Ski in desert 去沙漠滑雪!沙地阿拉伯主辦 2029 亞洲冬運會
2023-03-15《一齊開餐》3/15 食譜 - 潮式蠔仔粥
2023-03-14Rescue dog 搜救犬在土耳奇救災殉職 隊員帶牠回家列隊隆重致敬
2023-03-13Google 為何不再用甜點來為 Android 正式命名? 甜點代號其實一直沿用 只是你不知道
2023-03-10IKEA 宣布推出室內空氣監測器 高顏值 親民價 可與其他智能設備聯動
2023-03-09Secret of Chinatown 籌款晚宴
2023-03-08IWD 卡加利慶祝國際婦女節的 5 項活動
2023-03-08《一齊開餐》3/8 食譜 - 甜薄罉
2023-03-07Heart attack 為甚麼心臟病猝死多發生於早上?
2023-03-06Natto 日本國民美食納豆 又黏又臭 但你為何應吃?
2023-03-03Washing machine 使用洗衣機的常見錯誤 小心衣服越洗越髒!
2023-03-02Instant coffee 一個小步驟 把即溶咖啡味道提升 媲美手沖咖啡般香濃
2023-03-01Banana 失戀要吃香蕉皮?不但營養 還可以做甜點!
2023-03-01《一齊開餐》3/1 食譜 - 紅棗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