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A+
Hot Topics 娛樂追蹤

hidden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重溫)

2025-04-25 (星期五)

2025-04-25 (星期五)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1 - 卡加利選區簡介 Calgary Electoral Districts Highlights
by Anna Wong

歡迎收聽《2025聯邦大選前哨》,今日將聚焦在聯邦大選中卡加利的選區特色。

根據2021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有 170 萬華裔人口,佔總人口 4.7%。華裔選票在溫哥華和多倫多的選區極具影響力。相較之下,雖然卡加利在 2021 年的華裔人口只有約 6 萬 5 千多人,佔卡加利總人口 130 萬人中的 5%,當中有幾多人屬於有選票的加拿大公民,未有確切的數據,但卡加利的華裔選票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在卡加利,保守黨的藍色陣型一直是聯邦大選的長勝將軍。雖然卡加利傳統上傾向保守,但隨著多元文化和不同種族在不同的選區紮根和成為聚腳點,呢D的選區的競爭也開始越來越激烈。

以卡加利 Skyview 選區為例。這個選區位於卡城的東北部,也是整個卡加利種族最多元化的選區之一。這個選區有原籍於印度、伊朗、菲律賓、越南、西班牙和中國等的選民,在上一次的 2021 年聯邦大選中,卡加利 Skyview 打破了一貫的傳統,由自由黨候選人,兼前市議員George Chahal 贏得該席位,成為卡加利唯一的非保守黨國會議員,呢一次的經驗,被自由黨視為是政治上、亦是文化上的勝利。在今屆的聯邦大選,民調專家 Janet Brown 認為,卡加利有四個選區有利自由黨得票,包括 Calgary Centre 選區、Calgary Confederation 選區、Calgary McKnight 選區,以及 Calgary Skyview 選區。

今屆聯邦大選,卡加利有11個選區,其中位於北面的 Calagry Nose Hill 是11 個選區入面,最多華人聚居的地區,根據 2021 年的人口普查,Calagry Nose Hill 共有 15,630 個華人,主要使用的語言包括:客家話、普通話、上海話,以及廣東話。根據統計數字,卡加利的華裔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面、西面以及西北面,而且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在過往的投票的紀錄顯示,這些選區大部分都是保守黨的據點,主要關注經濟措施、能源和石油產業的發展。

華人向來被冠以政治冷感的名號,但因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拿大經濟威脅,預計今年聯邦大選投票率會有顯著的上升,華裔選民亦期待透過今次投票,來表達自己的聲音。

2021 年卡加利市政選舉的投票率為 46.38%,而 2023 年亞省省選的投票率則為 62.4%。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2 - 亞省議席歷史 Historic Seats in Alberta
by Bella Yeung

歡迎收聽《2025 聯邦大選前哨》,今集將聚焦在聯邦大選中亞省的特色和本省為何與保守黨有著深厚淵源 。

亞省在過往聯邦選舉中一直被視為「深藍」陣營,強烈傾向保守黨,一直是保守黨的大本營。保守黨在亞省通常會贏得多數席位,而且往往以較大優勢獲勝。相反,自由黨和新民主黨在亞省的代表人數很少,而且主要局限於愛民頓和卡加利等城市中心。
 

雖然如卡加利等城市選區正慢慢顯示出稍微多樣化的趨勢,但保守黨在亞省整體趨勢上仍然穩如泰山。在 2021 年舉行的加拿大聯邦選舉中,保守黨獲得了下議院分配給亞省的 34 個席位中的多數席位。而自由黨只贏得兩個席位,聯邦新民主黨(NDP)僅贏得 1 個席位。在 2019 的聯邦選舉中,自由黨在亞省甚至被徹底拒諸門外,無法獲得任何席位,而新民主黨仍然保持在愛民頓的席位,保守黨幾乎大獲全勝。

追溯源頭,亞省強大的保守黨支持來自於歷史、文化、經濟和地理特徵的結合。亞省的經濟與自然資源息息相關,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而保守黨被認為更支持輸油管項目、降低稅收,以及減少環境法規等有助發展傳統能源領域的措施。而隨著「西部運動」的興起,即主要包括亞省、沙省和卑詩省的部分地區的西部各省因感到被渥太華聯邦政府忽視或邊緣化,而興起的政黨和意識形態,令亞省的保守主義更加鞏固。

不過,自古亂世出英雄,今屆聯邦大選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的「解放日」宣言下,或為亞省帶來大解放。不少亞省省民開始認為由有著加拿大央行與英倫銀行行長經驗,以及強大金融背景的卡尼(Mark Carney)有可能戰勝特朗普的貿易戰,為自由黨在亞省帶來不少支持度,恐一改保守黨在亞省輕易取勝的姿態,有政治學家認為,今屆選舉可能是聯邦自由黨百年來最好的投票結果。

隨著競選之路接近尾聲,投票在即,預計保守黨將繼續保持在亞省的主導地位,但自由黨今屆在亞省的表現,令人期待。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3 - 聯邦保守黨 Conservative Party Overview
by Anna Wong

聯邦保守黨政綱及黨領介紹

歡迎收聽《2025聯邦大選前哨》,今日聚焦在聯邦保守黨和他們的黨領博勵治。

聯邦保守黨在過去兩年,一直打著取消碳稅、減輕國民生活負擔,以及加強公共安全等的旗號,面對美國關稅挑戰,保守黨說會推行加拿大優先政策。

在減稅方面,保守黨承諾會大幅減低入息稅率,計劃將最低稅階下調2.25%,由15%減至12.75%,預計年薪5萬7千元的打工仔,每年將可以節省9百元,雙職家庭節省1千8百元。

保守黨承諾將會為有工作的長者提供減稅優惠,同時承諾將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的強制提款年齡,由71歲推遲至73歲。

在儲蓄方面,保守黨承諾容許國民每年額外存入5千元到免稅儲蓄賬戶(TFSA),但前題是這筆資金必須投資本國企業,聲稱措施將有助吸引投資留在本國,令加拿大更自給自足,站穩陣腳,抗衡美國。保守黨又表明在美國取消所有關稅之前,不會取消報復性關稅。

保守黨承諾,若當選將削減130萬元或以下新建房屋貨勞稅(GST),又會將聯邦資金撥款與各城市的新屋動工數量掛鉤。應對氣候變遷方面,保守黨承諾廢除所有碳定價,同時加強對減少排放的企業的激勵力度,並推動潔淨能源技術的發展。

一直批評自由黨政府開支過大的保守黨,計劃削減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資金,又表明將削減聯邦公共服務,並呼籲明確分配公務員任務並對他們進行監督,以確保公務員效率。

保守黨的外交亦貫徹減少開支的方針,主張削減對外援助,並將資金轉用於軍事開支,他們主張以出口加拿大石油的方式來支持烏克蘭。 此外,保守黨堅持烏克蘭應參與所有與戰爭有關的和平談判,並明確反對讓俄羅斯重返七大工業國集團。國防方面,保守黨承諾加強軍事力量,以實現北約成員國,國防開支佔GPD百分之2的的支出目標。

他們會將加拿大的人口增長與新建房屋數量掛鉤,同時也會考慮醫療保健和就業等因素。保守黨承諾將限制尋求在加拿大申請庇護的人數,並嚴厲打擊與國際學生和臨時工有關的詐欺行為。

現年45歲的聯邦保守黨黨領,他已婚,育有兩名子女,博勵治一生中近半時間都在聯邦政壇,25歲首次當選渥太華選區的國會議員,後來擔任前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的內閣部長。自2022年起,博勵治一直領導聯邦保守黨。博勵治聲稱,自己是最適合對付特朗普的硬漢。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4 - 聯邦兩院制 House of Commons
by Bella Yeung

聯邦大選4月28日舉行,將產生新一屆加拿大新政府。加拿大國會實行兩院制,由上下議院組成,兩者分工合作。國會主要職能包括提出並決定各類法案,監督政府運作,如果政府失去國會多數支持,即失去執政地位。   

下議院國會議員由選民從各政黨在選區內推舉的候選人中選出。至於上議院的議員,就由總理推薦指派,總督任命。上議院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平衡各省利益,特別是防止人口比例大的省份在立法過程中佔據絕對優勢。

上議院的主要作用是審議下議院通過的法案,可以提出修改建議或延遲法案通過,但不能直接否決。此外,上議院同時代表偏遠地區和較小省份的利益,並進行長期政策研究。目前上議院共有105席。

在國會下議院,執政黨政府必須獲得多數支持先能穩定執政。當某個政黨贏得超過半數席位時,就能組成多數政府,可以令政府能夠獨立推動法案通過,順利完成四年任期。  

但如果無任何政黨獲得過半席位,得票最多的政黨就形成少數政府執政,需要與其他政黨協商。因此,少數政府的政策往往要吸納反對黨的部分主張,執政過程亦會較具挑戰性,好似2019年和2021年大選中,自由黨都未能取得過半議席,只能組成少數政府。  

國會內也會有獨立議員,他們可能是無黨派,或者是退出原政黨而成為無黨派人士。獨立議員雖然影響力相對有限,但在少數政府執政時,他們的關鍵一票有時能左右重要法案是否通過。  

上一屆聯邦國會一共有338席,其中自由黨佔152席,保守黨120席,魁人政團33席,新民主黨24席,綠黨2席,獨立議員3席,另有4個席位空缺。

而根據憲法規定,聯邦大選的選區劃界,需要每10年作出檢討從新劃區。而即將展開的第45屆大選,議席將由338席增加至343席,其中BC省及安省各增加1席,分別佔43及122席;亞省就增加3席至37席,其餘省區席位維持不變。若有政黨取得過半數172席或以上,即可組成多數政府。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5 - 聯邦新民主黨 NDP Party Overview
by Anna Wong



聯邦新民主黨政綱及黨領介紹

歡迎收聽《2025聯邦大選前哨》,今日聚焦在聯邦新民主黨和他們的黨領駔勉誠。

面對生活成本上升,並貫徹支援工人的方針,聯邦新民主黨承諾推行稅務改革計劃,協助家庭應對生活壓力。其中年收入低於17萬7千882元的人士,個人免稅額會提升至1萬9千5百元,令他們每年可節省505元。

新民主黨並提出永久免除生活必需品的聯邦貨勞稅(GST),例如超市熟食、尿片、嬰兒車、上網、和暖氣費等,預期四口之家每年可節省448元。他們又表明會取消資本利得稅減免、將加拿大傷健福利金增加一倍、及提高長者低收入補助GIS。他們也承諾擴大10元日托兒服務名額,並擴展全民藥物、牙科與心理健康保健。

幫助國民上車方面,新民主黨承諾投入10億元,擴大租金管制政策,並善用聯邦土地來興建可負擔房屋,希望緩解住屋危機。

新民主黨又承諾會努力平衡預算,但在必要時也會舉債,以支持家庭與弱勢社群。該黨提出加強支持聯合國,包括成立維和快速反應部隊,並承諾簽署禁止核武條約。

為應對美國關稅,新民主黨贊成採取報復性關稅,更揚言將對所有Tesla產品徵收100%關稅,同時新民主黨政府將禁止特朗普,參加6月在亞省舉行的 G7 峰會。

國防方面,新民主黨承諾目標在2032年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2%,同時取消F-35與P-8戰機合約,轉向加強北方主權。他們計劃重建軍事基地、設立新港口與預備役部隊,並與原住民社區合作強化北極安全。

在氣候與能源政策方面,新民主黨承諾取消對石油與天然氣產業的高達180億元補貼。他們支持取消消費者碳定價,但保留對大型工業排放者的碳定價制度。

現年46歲的聯邦新民主黨黨領駔勉誠,自2017年起領導聯邦新民主黨,他是今屆唯一一位帶領過聯邦政黨經歷兩屆大選的主要政黨黨領。

在他擔任黨領後首次競選中,新民主黨在2019年贏得24個席位,低於2015年的44個席位,遠未能達到「橙色浪潮」,但好於許多人預期的結果。而在2021年,就足以讓新民主黨在少數黨議會中掌握話語權。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6 - 聯邦大選選區規劃 Electoral Districts Realignment
by Brian Wong



2025 年聯邦大選 4 月 28 日舉行,今日同大家介紹全國 343 個選區。

根據《加拿大憲法》,規定每 10 年人口普查後入須重新規劃聯邦大選的選區,並審查聯邦選區的邊界,以反映加拿大人口的變化和流動。基於 2021 年人口普查數據和西部省份快速增長的人口,今屆大選將採用全新的選區劃分方案。


選區重新分配過程於 2022 年 2 月 9 日開始,到 2023 年 9 月 23 日結束。全國選區從原來的 338 個增加至 343 個,新增 5 個選區。其中亞省增加 3 個,從 34 個選區,增至 37 個,安省增加 1 個至 122 個,BC 省同樣增加 1 個至 43 個。除新增選區外,選區邊界亦作出重大調整,在原有的 338 個選區中,只有 48 個選區保持原來的邊界不變。


愛民頓的九個選區現在全部位於市區內,其中西北選區 (Edmonton Northwest) 包括部份屬於以往 St. Albert-Edmonton 選區的地區。另外,愛民頓 Mill Woods 選區已被 Edmonton-Northeast 選區取代。而南愛民頓第三個選舉 Edmonton Gateway,重新劃區後現位於 Riverbend 和 Southeast 選區之間。


在卡加利方面,今年的新選區是 Calgary McKnight,該選區是在 2022 年選舉重新分配期間由卡加利天景選區 (Calgary Skyview) 和卡加利 Forest Lawn 部分地區勾畫出,主要族裔人口是南亞裔。


其他10 個省份保持選區數量不變,魁省 78 個,紐紛蘭及拉布拉多省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 7 個,愛德華王子島 (Prince Edward Island) 4 個,諾華斯高沙省 (Nova Scotia) 11 個,紐賓士域省 (New Brunswick) 10 個,緬省和沙省各 14 個。三個特區育空地區 (Yukon)、西北地區 (Northwest Territories) 和努拿烏特 (Nunavut) 亦各保持 1 個選區不變。


選民如果想了解自己屬於哪個選區,可以登入加拿大選舉局官網elections.ca,然後在選民提示信息欄輸入自己郵政編碼後,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選區,同時也可以了解選區內的候選人。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7 - 亞省問題 Alberta at Issues
by Brian Wong



歡迎收聽《2025聯邦大選前哨》,今日聚焦在亞省的聯邦大選議題。

亞省在聯邦選舉中的主題在於爭取亞省利益和公平,例如在能源及自治性兩方面。先說能源方面,亞省一直反對繳付碳稅,而在碳排放上限的政策,草擬的法案旨在迫使上游石油和天然氣業界未來的排放量需要比 2019 年減少 35%。亞省認為這個聯邦法案具有懲罰性,對其石油和天然氣產業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傷害。亞省一直尋求一種更靈活、區域性的方法來實現排放目標。


亞省另外一個與能源有關的選舉議題,便是如何將天然資源推向不同市場,尤其是向東岸方面繼續面臨障礙。亞省表示,聯邦政府對能源基礎建設應該視為國家利益,而不僅僅是地區利益。但實際上,以往聯邦自由黨對天然資源及輸油管基礎延誤,令能源無法推向國際市場。


在競選工作期間,自由黨及保守黨均表示會支持亞省天然資源「東移西走」的能源發展計劃,承諾加快流程並建造能源走廊以便利開發天然資源項目。

C-69 號聯邦法案,是這次聯邦大選活動中較熱門的能源議題。上任總理杜魯多表示在需要保護加拿大環境的情況下引入法案,但批評人士認為該法案嚴重損害加拿大的能源業界。自由黨政府提出這項法案,希望利用加拿大影響評估局加速重大計畫的審批,同時​​考慮到天然資源計畫在科學、社會和健康的影響。與此同時,能源業界警告,該法案將推遲重大建設項目,並可能逐步淘汰加拿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工業。

加拿大西部基金會 (Canada West Foundation) 2023 年的一份報告,調查了影響評估機構審查的 25 個項目,發現所有項目均停留在申請程序的早期階段,平均需時 322 天,遠低於 180 天的目標。

大選另外一個亞省議題是聯邦 C-69 號法案,亞省政府在去年曾經表示,正「積極探索」一切法律手段,包括憲法挑戰這個法案。為什麼亞省政府那麼緊張?主要原因,是 C-69 法案,即《影響評估法案》,自 2019 年出台以來一直是能源產業的眼中釘。該法案要求在重大資源或基礎設施項目展開前,必須對環境、健康、社會和經濟影響以及原住民權利做評估工作。2023 年,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該 C-69 法案基本上違憲,因為其中一些條款過於寬泛,可能超出省級管轄範圍。但聯邦政府於 2024 年修改了該法案,規定只有當項目有可能對聯邦管轄範圍內的地區產生不利影響時才強制進行影響評估。

該法案是 C-59 法案,要求公司提供證據來支持其環保​​主張,為能源業界投資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保守黨黨魁博勵治 (Pierre Poilievre) 承諾實施加拿大能源部門的所有五項要求,包括廢除 C-69 法案。但自由黨黨魁卡尼則回應,他不會廢除該法案,而是會實施「一個項目,一次批准」的程序,以避免項目重複評估。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8 - 選民資格 Election Voting Overview
by Bella Yeung

根據加拿大選舉法,具備投票資格的選民必須年滿18歲的加拿大公民。投票時要出示政府發出的身份證件,例如駕駛執照或護照。2019年聯邦大選中,全國共有2737萬多名登記選民,實際投票人數只有1835萬,投票率為67%。而上屆大選,登記選民人數雖然增至2750萬,但實際投票人數進一步下降,只有1720萬,投票率為62.6%。  

根據加拿大選舉局官網信息,在宣布大選後約三星期內,已完成登記的選民會收到選民信息卡(Voter Information Card)。選民應仔細核對信息卡上個人資料,若發現有任何問題,需立即聯繫加拿大選舉局。  

在選舉日當天,選民需攜帶選民信息卡前往卡上指定票站投票,未登記的選民亦可到票站即場完成登記手續,但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選民如果4月28日正式投票日當日無法投票,可選擇提前投票,時間是4月18日到21日,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除選民信息卡上指定地點外,也可以在此時間內到任何選舉局辦公室投票。  

選民亦可選擇郵寄投票。合資格選民可以在4月22日溫哥華時間下午3點,即東岸時間下午6點前,登入 Election Canada 完成選民登記,並必須確保加拿大選舉局在4月28日當天溫哥華時間下午3點前,即東岸時間下午6點收到選票。  

根據加拿大選舉法,雇主必須確保僱員在選舉日獲得連續三小時的投票時間。若無法滿足要求,雇主須提供帶薪休假。凡違反規定的雇主將面臨最高2000元的罰款或三個月監禁,嚴重者將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合資格選民若有疑問,可登入加拿大選舉局官網elections.ca,亦可撥打加拿大選舉局免費熱線1-800-463-6868。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09 - 聯邦綠黨 Green Party
By Brian Wong



歡迎收聽《2025聯邦大選前哨》,今日聚焦在聯邦綠黨和他們的兩位共同黨領。

聯邦綠黨的政綱主要分成 12 個部份,當中包括氣候行動、可負擔房屋、醫療保健、更強大的民主、應急準備和原住民和解等。

其中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綠黨承諾投資建造東西方國家電網,以及消除省與省之間的能源貿易障礙。綠黨政府將停止向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提供公共資金,而是將這筆錢投資於潔淨能源,又將停止所有新的化石燃料項目,並建立一個新的國家緊急應變機構。

綠黨的政綱亦有在減輕國民生活負擔上著墨,綠黨將把免稅收入金額提高到4萬元,承諾將創造有保障的生活收入。該黨計劃將有薪假擴大到老年人護理、流產和其他家庭需要的領域。他們希望創建每個家庭都能負擔得起的普及早期教育和兒童保育服務,甚至是免費的大學教育。

綠黨亦表明將擴大全民醫療保障範圍,涵蓋藥品、心理健康與牙科護理。他們反對私人診所商業化,堅守公營醫療系統,並計劃擴大對長者與傷健人士的支持。

他們承諾大幅擴建可負擔公共房屋,發起自 1970 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公共房屋建設,又承諾限制大型投資者「炒樓」行為。

在外交與國際事務上,綠黨支持烏克蘭,並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經濟與道德支援。他們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同時倡議將聯合國總部遷至加拿大作為替代選項。

他們亦有交代應對關稅和吞併威脅的應對計劃,綠黨將與其他民主國家結盟,對美國採取聯合報復性經濟措施,並將禁止美國總統特朗普參加6月在亞省舉行的 G7 峰會。

綠黨政府將與其他五眼聯盟盟友討論,重新評估與美國情報共享的可能性,同時將重新審查《刑法》中有關叛國罪和煽動叛亂罪的條款,以保護加拿大人免遭在經濟戰的壓力下試圖提倡或製造吞併同意的行為。

他們的兩名共同黨領分別為 Jonathan Pedneault 和 Elizabeth May。

從政之前擔任記者和社區活躍人士的 Jonathan Pedneault,曾在國際特赦組織和人權觀察組織工作,到訪世界各地的衝突地區。他曾任綠黨副黨領,但在 2024 年因個人原因辭去副黨領一職,但6個月後表示打算再次擔任加拿大綠黨共同黨領。他與 Elizabeth May 達成協議,共同參選綠黨黨領一職,最終二人獲勝。

Elizabeth May 早年是一名環保活動家,在一間餐廳擔任服務員,在經濟困境中苦苦掙扎,到後來作為一名單身母親,將貧困群體的聲音傳遞到議會,由 2011 年聯邦大選中取得議席並連任至今,仍然關注環境種族主義和正義和動物權利。她在 2006 年 8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間,亦曾擔任綠黨黨領一職。


 

2025 聯邦大選前哨 10 - 魁人政團 Bloc Québécois Party Overview
by Brian Wong



歡迎收聽 2025 聯邦大選前哨,今集聚焦在聯邦政黨魁人政團 (BQ),包括其背景、黨魁以及與 2025 年大選相關的關鍵聯邦問題的政治立場:

魁人政團黨魁 Yves-Francois Blanchet 2019 年時正式上任,他是前魁北克省魁北克人黨 (PQ) 內閣部長。他的領導風格是雄辯、自信,在聯邦以捍衛魁北克為中心的問題。魁北克政團經常被描述為唯一真正捍衛魁北克價值觀的政黨。

今屆聯邦大選,主權與自治繼續是魁人政團的主要政綱,該黨仍然以魁北克獨立作為長期目標,主張在移民、語言法和稅收等領域賦予更大的省級管轄權,亦反對聯邦政府干涉魁北克的治理,包括醫療保健或文化政策。

在能源政策方面,魁人政團強烈反對輸油管擴建,尤其是穿越魁省的計畫。他們亦倡議擺脫化石燃料並支持魁北克的綠色經濟(水力發電、電力運輸、電池創新)。與此同時,尋求聯邦政府對魁北克環境領導的支持,希望魁北克保留對其環境評估的控制權。黨魁 Blanchet 亦經常強調聯邦政府需要經常與魁北克省溝通以及徵詢意見。

在房屋方面,魁人政團推動聯邦政府為社會房屋項目提供更多撥款,將撥款門檻降低,讓魁北克可以自行決定如何使用撥款。魁人政團亦繼續倡議聯邦政府了解魁省的文化及自治角色。

在貿易方面,魁人政團支持尊重魁省國際貿易的自由,例如乳酪製品的供應管理、航空業、林木業等。魁人政團強烈捍衛物流供應管理並反對損害魁北克農民利益的貿易協定。另外,魁人政團呼籲聯邦政府制定符合魁北克獨特經濟特式的貿易政策。

在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方面,魁人政團強調創造綠色就業機會,亦主張聯邦政府支持經濟民族主義 (Economic Nationalism) ,支持包括魁北克企業的國內貿易。

在語言和文化上,魁人政團堅決保護法語權利。主張在聯邦層面加強第 101 號法案的執行,使法語成為魁北克政府和魁北克社會的官方語言,移民必須接受法語教學。

最後在移民方面,魁人政團要求對移民該省的政策有全權管理,以保護魁省語言和法語人口優先。